事情要從四年前說起,2016年9月,江西鎮(zhèn)村村民李某的妻子、兒子騎摩托車在家附近被一輛小轎車撞傷,治療住院花費30多萬元。想讓肇事者和保險公司賠償還不懂法律程序,李某身體不好,妻子、兒子車禍后也不能干活掙錢,全家4口人就僅靠一晌地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債臺高筑,被列為了貧困戶。
包保江西鎮(zhèn)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是扶余法院專委劉欣,在入戶走訪中,他了解到了李某一家致貧的原因后,當即向其普及了相關法律知識。走訪結束后回到法院,劉欣立即將李某一家的情況向院長趙景坤做了匯報。 趙景坤表示,李某一家因病致貧,想獲得肇事者和保險公司賠償,法院應該切實發(fā)揮職能,幫助他們盡快脫貧。經(jīng)審批,扶余法院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幫助其填寫了法律援助申請表、辦理了訴訟費緩交手續(xù),并在最短時間內(nèi)立案、審理、宣判。 判決送達后,承辦法官劉巨龍多次與肇事者及保險公司溝通協(xié)調(diào),二者主動在判決規(guī)定的還款日期前履行了還款義務。李某一家在最短時間內(nèi)得到了肇事者的賠償33萬余元,極大的減緩了經(jīng)濟壓力,還了外債,順利脫貧。 2017年10月,李某一家給趙景坤送來了厚厚的一封感謝信,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感激之情。2017年12月,又將一面上書“司法為民、精準扶貧”八個燙金大字的錦旗,送到了劉欣、劉巨龍手中。
(李某一家為扶余法院劉欣、 劉巨龍送來錦旗)
李某說,“在趙院長和各位法官的幫助下,我們拿到了賠償款,這讓我們一家人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也使我們一家人深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以及法院領導和同志們帶來的溫暖?!?ensp; 自此,扶余法院倡導駐江西鎮(zhèn)村扶貧干警主動延伸服務,利用扶貧走訪、摸底排查的機會,依托人民法庭扎根鄉(xiāng)村的優(yōu)勢,在田間地頭、農(nóng)家小院宣傳黨的精準扶貧各項政策及法律知識、提供法律服務。組織干警針對群眾日常生活,將婚姻家庭、贍養(yǎng)撫養(yǎng)糾紛、土地承包、轉(zhuǎn)包糾紛、相鄰關系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相關法律知識,合同范本、起訴狀范本、借條樣式等材料,匯編成脫貧攻堅“暖心工程”普法宣傳手冊,發(fā)放到群眾手中,為群眾補好“法治鈣”,致力開展“無訟村”建設。
(扶余法院劉欣到群眾家中發(fā)放脫貧攻堅“暖心工程”普法宣傳手冊)
鄰里糾紛、小額債務糾紛、婚姻家庭問題.......一個又一個困擾當?shù)厝罕姷男慕Y在扶貧干警的幫助下,第一時間得到了有效化解。 據(jù)悉,扶余法院正在以江西鎮(zhèn)村為起點,商扶余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計劃逐步在扶余市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打造一個“無訟示范村”,切實踐行“楓橋經(jīng)驗”,把多元糾紛化解、訴源治理真正落到實處,為百姓省去跑腿的時間,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法院“門外”,為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年年初提出的“訴源治理年”、“訴訟服務提升年”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