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媽媽的手,先開始是凝脂,是柔荑,是嫩蔥;后來是油紙,是砂紙,是草編紙;再后來,是地震后的褶皺,是干枯的樹皮,是皸裂的大地……誰曾留心媽媽的手的變化,在歲月風沙的侵蝕下,媽媽的手逐漸失去了水分,而在一雙手的操持下,她的兒女卻在欣慰的笑容里逐漸長大。——丹崖《媽媽的手》
農歷春節(jié)即將到來,再遠的路程也擋不住回家的熱情。
臘月二十九,經過一天一夜的火車奔波,異地工作的張康民終于在傍晚時分從湖南郴州回到了山東老家。雖然屋外仍舊寒冷,但屋里暖洋洋的,各種年貨已經準備齊整,他的臥室里也早已鋪好嶄新松軟的棉花被。
這么多年的記憶里,年味都是在母親日日夜夜的忙碌中慢慢變濃的。轉眼間,母親已經年過花甲,看著母親有些孱弱的身影,他不禁上前握起母親的手,曾經光滑細嫩的手已經變得粗糙不堪,歲月在母親的手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記。

母親日漸蒼老的手

母親準備的年貨

母親和小侄女一起擦桌子
他對記者說到,如今他也已經是為人父了,只有當了父母才能深刻的體會母親那會的辛勞,才會理解母親當年的不易。新的一年,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健康平安,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