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倏然而逝。改革開放已然過去40年了,這40年的時間說長不長,可說短也不短。40年,這是一名基層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職業(yè)生涯的“一輩子”。40年,對于基層監(jiān)獄人民警察付家君來說,更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間段——一腔熱血,滿心抱負,都撲在了這單調(diào)卻又繁重的管教工作上。
付家君今年60歲,同事都親切叫“老付”,吉林省長春凈月監(jiān)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地方。閑暇時,老付愿意讀報,而且還會把新鮮事第一時間講給同事們聽。老付說過這樣一句話:“可別小瞧了改革,一點一滴都關系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呢!”
老付說的沒有錯,他親身經(jīng)歷了這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風風雨雨。按他的話講“是改革開放圓了他的軍人夢,是改革開放讓他的人生更有意義?!?/span>
1975年老付趕上“上山下鄉(xiāng)”,在農(nóng)村勞動的日子是他記憶中難忘的時光。9年后,老付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1984年是改革開放的第六個年頭,在老付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進工廠當工人,一條是進監(jiān)獄當管教員。當時的他反復思量,最終他選擇了管教員。有人勸他:“去工廠多好啊,一輩子不招災不惹禍!去監(jiān)獄干什么?成天和犯人打交道,自己也成無期徒刑了!”但是老付依然堅持自我,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當獄警!
只有他自己知道選擇的原因,是為了圓他的從軍夢,是改革開放的大潮,讓他有了追逐夢想的機會。
剛踏入管教崗位,老付也曾一度迷茫,他發(fā)現(xiàn)日復一日的工作并沒有之前他所期待的那種光榮和自豪。但老付相信改革會讓自己的小家過得更好,能讓他工作得更好。
在工作中,老付遇到了一個18歲的服刑人員。由于父母的離異,他對社會充滿了敵意。老付為了讓他能夠重新做人,一次又一次的談心,一天又一天的努力,最終這個少年迷途知返。就在他即將出獄的時候,他害怕了,怕社會無法接納他。他的心思被老付一眼看穿,老付就把報紙上關于改革開放的新動向講給他聽,告訴他黨和政府始終都沒有放棄他,外面的世界仍舊精彩。正是這次談話,讓曾經(jīng)的迷途浪子對出監(jiān)后的新人生充滿了希望。
老付在會見室工作16年,見證了無數(shù)滴眼淚。有一次,一位老母親見到身陷囹圄的兒子情緒失控,突發(fā)了心臟病,多虧老付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才及時救了這位老母親。
來探視的家屬都會說這樣一句話:好好改造,出來以后一切都會好的。老付每每聽到這句話,都會在心里感慨,是啊,一切都變好。作為獄警,一定要將自己了解到最新政策告訴他們,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改造,爭取減刑,早一些看到外面的世界——那個吹遍改革開放春風的世界。
2018年7月9日,老付退休了,離開了工作了近40年的地方。他腦海里不斷回想剛來到這里的那天,帶著青澀、迷茫、抱負和信仰。而今,他離開了這里,帶走的卻是堅毅的品格和歲月的滄桑。老付不后悔自己當年選擇,他和同事感慨說:“工作沒干夠,同事沒處夠,崗位沒待夠?!惫ぷ骺啵嘣诃h(huán)境,苦在平凡;可工作也甜,甜在心里,甜在幫助服刑人員重新回歸社會。
當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這四十年的風雨都印在老付的心上,更印在我們所有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心里。四十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神州大地煥發(fā)勃勃生機。兩個一百年的夢想,已吹響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號角,我們更應該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在不斷深化改革中體現(xiàn)一名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價值,貢獻屬于我們自己的力量。
來源:吉林長安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