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5月16日14版刊發(fā)了《吉林集中整治10個重點領域行業(yè)亂象 嚴防黑惡勢力“前打后生”(掃黑除惡進行時)》,該文關注的是中央掃黑除惡第十三督導組4月1日進駐吉林省以來,我省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后所取得一些成績。
中央掃黑除惡第十三督導組4月1日進駐吉林省以來,堅持問題導向,注重邊督邊改,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向縱深發(fā)展。
中央督導組進駐吉林省后迅速深入一線,把依法嚴懲和深挖徹查“保護傘”作為督導重點,分組分批次下沉至吉林省各地區(qū)開展實地督導。截至4月23日,督導組累計收到線索3.5萬件次。經核查,重點督辦316條,普通督辦1208條,轉交8433條。
吉林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視督導工作,制定出臺“10項對接制度”。4月11日,中央督導組與吉林省委進行第一次工作對接,通報第一階段督導情況及督導中發(fā)現(xiàn)的9個方面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目前,全省8個市(州),18個成員單位黨委(黨組)已經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查擺剖析問題,落實整改措施。
壓緊壓實黨員干部政治責任,同時吉林省研究確定了“五個一批”開展重點攻堅:掛牌督辦20起重大涉黑案件、集中整治10個重點領域行業(yè)亂象、集中攻堅10起重大涉黑涉惡案件、公開懸賞緝捕20名涉黑涉惡逃犯、對12起重點涉黑案件進行倒查問責。吉林省還出臺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建立起掃黑除惡組織處理和終身追責制,形成省紀委省監(jiān)委高位督辦深挖徹查“保護傘”的工作制度,切實解決見“黑”不見“傘”的突出問題。
為改變“重打擊、輕整治”,著力整治行業(yè)監(jiān)管不力問題,吉林省在全省部署涉黑涉惡案件“一案一整治”工作,全面查找在教育衛(wèi)生、礦產開采、工程建設等重點行業(yè)和領域監(jiān)管漏洞,及時健全和落實市場準入、規(guī)范管理、重點監(jiān)控等制度機制,防止黑惡勢力“前打后生”。
截至目前,吉林省打掉涉黑團伙7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12個、惡勢力團伙256個,立案查處涉腐涉“傘”及失職失責問題1140余起,處理54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02人。